【粵道?說】數據中心呈現節能趨勢 液冷技術商用率提升
IDC咨詢預計,到2020年,全球將產生40ZB的數據,到2024年,數據中心耗電量將占到全社會耗電量的5%以上。數據顯示,中國數據中心的電費占據數據中心運維總成本的60%-70%。隨著高密度甚至超高密度服務器的加速部署,如何進一步降低高居不下的電耗,在保證性能的同時,實現數據中心的綠色發展,成為業界關注和突破的焦點。
事實上,在減小能耗方面,業界早已做過各種嘗試。例如,Facebook將數據中心建在了北極圈,利用外部冷空氣為數據中心“降溫”;微軟Project Natick項目則是充分利用了海底在溫度上具有的天然優勢,在蘇格蘭水域安裝了水下數據中心原型,為蘇格蘭群島的沿海地區提供高速的云計算能力和互聯網連接。
業內人士分析認為,從目前國內外最新的研究進展來看,應對大數據、超密度計算的“功耗墻”,使用液態冷卻液替代空氣來對計算機設備進行冷卻,將是未來數據中心的一場技術革命。
當前,微軟、英特爾、IBM、谷歌、3M、HPE等國際巨頭紛紛在液冷技術領域展開布局。在今年的谷歌I/O開發者大會中,谷歌宣布將首次在其數據中心采用液冷技術,并表示今后其數據中心的降溫方式將向液冷方向轉變。這被業內普遍解讀為,是為了適應谷歌TPU3.0高密度計算的要求。
北京pk10开奖网站同時,早在數年前,英特爾與液冷設備廠商就共同進行了液冷方面的嘗試,并通過測試充分驗證了液冷在節能降耗方面的優異表現。在超級計算領域,IBM則發布了液冷超算機Aquasar,并不斷加大研發力度,HPE也在其超算產品線發布了Apollo 8000系列的液冷產品。
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,直接帶來數據的集中大爆炸,如何高效承載這些海量數據,既考驗了科技公司的技術實力,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市場機遇。

液冷數據中心高度集成了冷卻、計算、存儲、網絡、安全等技術模塊,將在融媒體時代發揮重要作用。